作客文学网www.zuokewx.com

费明自然也观察过张小妹的体外真气。包括村里其他的人,费明都观察过,大多数人表现的都很正常,如同费云帆和孙元珍一般,只有些淡黄或者淡绿色,而且都几乎是透明的,还没有燕秋身上气团凝实。

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费明都怀疑修仙在这个世界可能也就只是个传说,和前世蒙昧时代信奉的鬼神之说差不多。

费明自从教会了张小妹拼音学字法之后,确实轻松了许多。这几个月的时间,几乎每天上午都能看到这两人一“狗”闲逛的身影,他们几乎已经转遍了整个村子,以及周围有趣的地方;而下午就是费明练功和张小妹读书的时间。

这天中午,费明、张小妹和九玄尘刚回到家中,张二嫂就登门了。张二嫂的目的就是叫女儿回家吃饭。

“我不嘛,我下午还要习字呢。”张小妹和妈妈撒娇。

燕秋也在一旁帮衬道:“是啊,二嫂,就让小妹留在这儿吃吧。”

“妹子,今天丫头得跟我回去。”张二嫂似有难言之隐。

“二嫂,平日里你往家送这么多东西,都吃不完,小妹在家吃了再走也不迟啊。”

“平日里丫头没少麻烦妹子,又跟石头识了这么多字,就当是先生了,妹子休要在跟我客气。”张二嫂顿了顿,又说道:“今天,确实不方便,我得带丫头先回去。”

“唉,那好吧。”燕秋不再强留。

“小妹姐,拿着。”费明抛过来一个他们在别人果园里偷的果子。

“小妹姐”是张小妹逼着费明叫的,她管费明叫“石头弟弟”。费明起初不从,他认为一直是自己照顾这个黄毛丫头,现在反过来要喊人家姐姐,但被张小妹以告诉燕秋为胁迫,不得已改了口。作为交换条件,费明要求张小妹以后任何事情都不得再拿“找家长”作威胁,张小妹也同意,此事才作罢。后来,费明自己叫着叫着也就顺口了。

果子已经洗过,两人各抱了一个,大口大口地咬着。九玄尘咂吧咂吧嘴,它的那个果子早在刚偷出来的时候,就被它填进了肚子,现在想要吃费明和张小妹手里的了。费明个子矮,坐在长凳上还够不到地面,一只脚丫在长凳下面晃悠,另一只脚丫抵着九玄尘的脑袋,脚趾都快插进它的鼻子里了。九玄尘看样子是抢不到费明这颗果子了,于是打起了另一个的主意,而此时张小妹已随妈妈走远。

张小妹回到家中才大概听明白父母叫她回来的缘由。大概是张家老辈们担心他们整日贪玩,无心向学,要考较一下儿孙们近来的学业成绩。时间就定在今天午饭之后。

张二哥夫妇俩,本就觉得自家闺女年岁小,正是一生中最快乐的光景,原本就没想逼着她这个时候就去上学。他这一房就张小妹一个独苗,妻子也无法再度生育,虽然族中对他很失望,但在张二哥的心中始终认为,与其逼着孩子进入那遥不可及的仙门,不如一家人快快乐乐地过着平凡的生活。这几个月,眼见着女儿每天的笑容,张二哥夫妇心底里感到幸福。

一开始的时候,闺女回来还和他俩炫耀自己新识的字,但后来只见她和小石头满村疯跑,回来聊的内容也都只是些新鲜的见闻,如竹蜻蜓、射水枪等等,不再谈读书习字的事情。而今日一早族内突然的通知,让张二哥有些担忧。他倒不是担心自己在家族中的月俸减少,毕竟他们一家只有三口人,平日里和妻子一起劳作的收入,也够全家日常开销。他更担心的是女儿自此失去现在快乐的生活。

张小妹全然不知父母的担忧,她有她的底气。平日里她早已跟着费明将费云扬藏书中的字认了个遍,而且以她的方式,将内容也背了个七七八八。这比她原来跟着私塾先生学的时候快了不知道几十倍,其中的快乐那就更没法比较。因此张小妹十分自信,安心吃完饭后,便要去张氏祠堂里等候长辈们的测试。

其实,此次张家长辈考较儿孙的真实原因,是近来村里流传着一些不好的风评:张家子女不守祖制,族内兄弟阋墙,惟利是务;族外飞扬跋扈,横行乡里。传闻的起源已不可考,大概是因为张家子女平日游手好闲,不入学堂,不尊师长;后来发展成为,学堂中张家三代子女相互排挤,小孩子间形成了不同团体,相互之间明争暗斗;渐渐地传言又波及到了张家二代,说是各房之间为抢夺家族支持,明争暗斗甚嚣尘上。

张家本就是这平邻村的大户,又因为家中出过仙门子弟,所以即便在周边几个村镇也是受人尊敬的家族。虽然家族内部各房生活条件确实是有些差异,各房之间也有些蜗角纷争,但张家的族长还是在一些基础资源上尽量保持各房的权利,譬如家族内设的私塾学堂。

张家设立的私塾学堂,就在张氏祠堂东边的偏房,凑凑挤挤可容纳二三十人,张家子女到了年龄就须来此读书识字。平邻村其他的适龄孩童,如有心向学,也可象征性得缴纳一些费用后来此学习。这个费用主要是聘请私塾先生的钱,张家不从中收取任何费用。如果乡民们单独请先生教书,那这个先生衣食住行均须乡民自己一家承担。而张家此举,承担了请先生的费用最大的一部分,其他求学的家庭,只需要承担很小的一部分。因此,这对平邻村那些本不富裕的普通农户而言,张家所为实是一件利家利人的大好事。而且张家请的先生,也都是周边十里八乡学问精深之人,不但品格高尚,而且治学严谨;毕竟张家还指望着后辈中能够再出些许仙门子弟;如果其他学子中将来也有闻达之人,那也会感念在张氏祠堂求学之恩。

在张家长辈的认知里,仙门之人各个神通广大,道骨仙风,游历四方,救苦救难;因此向道之人必也需要一心向善,积攒功德。如此这般,仙门高人便可得到感召,方能前来点化他家后辈。如若谣言流传不止,张家风评变坏,影响仙门对他们一族的评价,族中不再有人得到点化,那张氏一族的气运也就止步于此了。因此,近期坊间的传闻张家长辈们感到危机。

张小妹背着自己的书匣,跨过齐膝的门槛,来到祠堂前的天井,又绕过天井中刻有“耕读传家”巨石,进到作为学堂的东厢房。

张家的学堂,没有年纪的概念,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在一起读书,好在张家的孩童年龄相差并不是很大。先生则按照学生的课业成绩给他们安排座位,大抵是先生认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坐在学堂里较为靠前的位置,只有最后几排留给的是其他普通家庭前来求学的孩子,毕竟这里是张氏祠堂,普通的人家也不好置喙什么。